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 >
行业动态

JBL 传奇:从天才陨落 to 音响巨头,橙色感叹号背后的声学革命

来 源:  时 间:2025-09-19

在专业音响领域,有一个名字如同 “定海神针” 般存在 ——JBL。无论是录音棚里还原每一丝细节的监听音箱,大型演唱会上点燃全场的线阵列音响,还是顶级影院中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声音系统,那个醒目的橙色感叹号标志,早已成为 “专业” 与 “力量” 的代名词。​


 

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响彻全球的音响巨头,背后藏着一段关于天才、坚守与遗憾的传奇。JBL 的名字,源自一位用生命追逐声学极致的宗师 ——James Bullough Lansing(詹姆斯・布洛・兰辛)。今天,我们就一同揭开 JBL 70 余年屹立不倒的秘密,探寻从创始人的技术火种到现代音响黑科技的进化之路。​

一、天才的崛起与遗憾:JBL 的诞生与背后的 “悲情宗师”​

1902 年,James B. Lansing(原名 James Martini)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煤矿工程师家庭。没有名牌大学文凭的他,却凭着对机械与电子的天生敏感,以及近乎偏执的自学能力,硬生生在电声领域闯出了一片天。​

1. 从 “影院音响标准” 到 Altec Lansing 的辉煌​

1927 年,有声电影刚刚兴起,电影院急需一套能让全场听清清晰声音的音响系统。25 岁的 Lansing 抓住机遇,在洛杉矶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——Lansing 制造公司,并与米高梅(MGM)音响部门负责人 Douglas Shearer 合作,研发出了震惊行业的 “谢勒 - 兰辛(Shearer-Lansing)” 号角系统。​

这套系统凭借超大尺寸、超高效率和极致清晰度,直接为电影院音响树立了第一个行业标准,Lansing 也一跃成为电声领域的 “顶流”。但经营公司的财务压力,始终是这位技术天才的 “软肋”。1941 年,Lansing 制造公司被 Altec 服务公司收购,合并为后来大名鼎鼎的 Altec Lansing(奥特蓝星),Lansing 出任工程副总裁,主导开发了 604 同轴单元等经典产品。​

然而,大公司的商业规则与 Lansing 追求极致声音的 “理想主义” 逐渐产生冲突。他渴望一个能完全自由实现声学追求的舞台,于是在 1946 年,毅然离开 Altec Lansing,创立了 “James B. Lansing Sound, Incorporated”—— 这就是我们如今熟知的 JBL。​

2. 用技术奠基,却败给了商业:天才的悲剧落幕​

创立 JBL 后,Lansing 倾注所有心血,推出了两款划时代产品:D101 15 英寸扬声器和 D175 高频压缩驱动器。其中,D175 压缩驱动器直接奠定了 JBL 未来几十年高频单元设计的基础,其核心技术理念至今仍在沿用,堪称专业音响领域的 “技术基石”。​

遗憾的是,Lansing 是 “顶级工程师”,却不是 “精明商人”。JBL 初创期的财务状况始终岌岌可危,供应商的催款单、持续的亏损,让性格内向、追求完美的他不堪重负。1949 年 9 月 24 日,年仅 47 岁的 Lansing 在自家牛油果树上结束了生命,留下一个前途未卜的公司、一笔沉重的债务,以及一套足以改变整个专业音响行业的技术蓝图。​

他没能看到 JBL 后来的辉煌,但那句 “追求真实声音再现” 的理念,却成了 JBL70 余年不变的初心。​

二、不灭的技术火种:压缩驱动器 + 号角,JBL 声音的 “灵魂核心”​

Lansing 的生命虽短,但他留下的技术财富,却让 JBL 在专业音响领域站稳了脚跟。其中,压缩驱动器(Compression Driver)与号角(Horn)的组合,堪称 JBL 声音哲学的 “灵魂”,也是其在演唱会、影院、录音棚等专业场景中无可替代的关键。​

1. 为什么这对 “组合” 能称霸专业领域?​

对于专业音响而言,“大声压、低失真、精准覆盖” 是核心需求,而压缩驱动器 + 号角的组合,恰好完美解决了这些痛点:​

  • 超高转换效率:号角如同 “声学变压器”,能将驱动器振膜产生的 “高声压、小位移” 振动,高效匹配到自由空气的 “低声压、大位移” 环境中,轻松实现 110dB/1W/m 甚至更高的灵敏度,让声音传遍大型场馆却不失真。​
  • 超强功率承受力:压缩驱动器的振膜小而坚固,冲程极短,散热结构优良,能承受巨大输入功率,应对演唱会等长时间高负荷场景毫无压力。​
  • 精准指向性控制:号角的几何形状决定声音扩散模式,可根据场景(如影院、剧场、户外演出)精准覆盖听音区域,减少多余声反射,大幅提升声音清晰度。​

2. 技术深潜:拆解 JBL 经典压缩驱动器,看懂 Lansing 的 “声学智慧”​

以 Lansing 去世后 JBL 推出的经典 2 英寸喉口驱动器 ——JBL 2441为例(完全继承 Lansing 设计理念),我们能直观看到这位天才工程师的 “匠心”:​

  • 振膜:铝合金 +“钻石折环”,兼顾刚性与线性​

2441 采用铝合金振膜,在当时是兼顾 “高刚性 / 质量比” 与成本的最优选择 —— 高刚性确保振膜在高频时保持活塞运动,推高分割振动频率;低质量则减少高频惯性,让高频延伸更出色。​

更关键的是振膜悬边的 “钻石折环”(Diamond-pattern suspension)设计,通过独特几何结构增强悬边刚性,有效抑制分割振动带来的失真,确保振膜运动的线性度。​

  • 相位塞:压缩驱动器的 “心脏”,解决高频相位抵消难题​

没有相位塞时,振膜中心与边缘的声波到达喉口会有路径差,导致高频相位抵消。而 2441 的同心环缝隙相位塞,通过精密计算的结构,让不同区域的声波 “同相到达喉口”,在极宽频带内保持相位一致,这是实现平滑高频响应的关键。​

  • 音圈与磁路:扁线绕制 + Alnico V 磁体,驱动与稳定性拉满​

音圈采用 “扁平铝线立式绕制” 技术,相比传统圆形线材,能在有限磁隙内填充更多导体,提升驱动力(BL 乘积)和效率;磁路则使用 Alnico V(铝镍钴)磁体,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磁场,为高灵敏度、精准瞬态响应提供保障。​

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,造就了 JBL 压缩驱动器 “高灵敏度、宽频响、低失真、大动态” 的核心优势,也让 Lansing “真实声音再现” 的追求有了坚实的物理基础。​

三、70 年传承与进化:从经典到黑科技,JBL 持续领跑专业音响​

Lansing 的技术蓝图,成了 JBL 不断创新的 “起点”。70 余年来,JBL 工程师们继承他的理念,用新材料、新技术持续迭代产品,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的 “标杆之作”。​

1. 单元技术的 “飞跃”:从铝振膜到双振膜黑科技​

  • D2 压缩高音单元:作为现代 JBL 的巅峰之作,D2 系列采用 “双振膜双音圈” 设计,大幅提升高频延伸与功率承受能力,在保持 Lansing 核心理念的同时,将高频响应推向新高度,成为顶级录音棚、高端影院的 “标配”。​
  • 差分驱动单元:通过创新的磁路与振膜设计,有效抵消非线性失真,提升声音还原度,广泛应用于 JBL 专业监听音箱,让工程师、音乐人能精准捕捉声音细节。​

2. 线阵列与低音:征服大型场景的 “利器”​

  • VTX A12 线阵列:全新一代线阵列系统,继承了 Lansing 号角技术的 “指向性控制” 优势,结合现代声学仿真技术优化波导管,能精准覆盖大面积听音区域,声音均匀度与清晰度远超传统系统,成为大型演唱会、音乐节的 “首选”。​
  • 725G 低音单元:专为大动态场景设计,采用高强度振膜与高效散热结构,低频下潜深、爆发力强,既能支撑摇滚现场的震撼,也能还原影院大片的低频细节,完美诠释了 JBL “力量感” 的基因。​

四、结语:橙色感叹号背后,是永不熄灭的 “声学初心”​

从 James B. Lansing 用 D175 奠定技术基础,到如今 JBL 成为覆盖录音棚、演唱会、影院、专业监听等全场景的专业音响巨头,那个橙色感叹号背后,始终闪耀着 Lansing 的 “声学初心”—— 用极致技术,还原最真实的声音。​

对于专业用户(如音响工程师、音乐人、影院建设者)而言,JBL 不仅是一个品牌,更是 “可靠” 与 “专业” 的象征;对于普通消费者,JBL 的产品则意味着 “能触摸到的顶级声音体验”。​

70 余年过去,Lansing 的故事仍在流传,他的技术火种仍在燃烧。下一次,当你在演唱会现场被震撼的声音包围,在影院沉浸于逼真的音效,不妨记住:这澎湃的声音背后,是一位天才工程师用生命点燃的 “声学之光”,也是 JBL70 年不变的 “专业坚守”。​

选择 JBL,就是选择了一段传奇,更是选择了 “真实声音” 的极致体验。

上一篇:中美在芯片等领域爆发新一轮博弈
下一篇:清洁电器开卷,MCU是关键变量

公司简介,关于我们 佰泰盛世产品展示 联系佰泰盛世
点击关闭

  • 销售马生:
    FAE技术支持:

    扫码联系微信

    服务热线:

    0755-827177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