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/ News
- HTR7216(S) 带自动呼吸功能的18x12阵列LED 驱
- HTN5157 VIN 45V异步PWM升压/SPEIC/反激式控制器
- HTN865B 36V, 20A高效异步升压转换器
- HTA8111 18W内置升压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
- HTA8127 内置升压的77W单体声D类音频功放
- HT517 3.2W高性能数字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
- HTN872A 20V, 20A全集成同步升压转换器
- HTA8128 内置升压的60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
- AU6815 集成音频 DSP 的 2×25W 数字型 C
- HTN78A3 6V~140V输入,3A实地异步降压变换器
- HT81297 18W内置升压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
- HT337B 120W 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
- NS2583 同步升压型 2A 双节锂电池充电管理 IC
- NLC47022带NTC功能和电量均衡功能电流2A 5V异
技术资讯
电源管理升压芯片选型指南;分类、特性与设计要点;
来 源: 时 间:2025-07-10
电源管理中升压芯片选型指南:分类、特性与设计要点
一、升压芯片的两大主流类型
根据能量转换原理,升压芯片可分为电感式和电容式两类,适用场景差异显著:
1. 电感式升压
- 核心原理:利用电感的储能特性(电流通过时储存磁能,断开时释放能量转化为高压)实现电压提升,支持宽输入电压和大电流输出。
- 关键特性:
- 效率高(85%-95%),输出电压可灵活调节;
- 按功率能力分为两类:
- 内置 MOS 型:成本较低,功率通常在 100W 以内,调节范围有限;
- 外挂 MOS 型:调节范围广,功率可突破 100W,适用于高功率需求场景(如大功率音响、工业设备)。
2. 电容式升压(电荷泵)
- 核心原理:通过电容交替充放电实现倍压(如 2 倍压、3 倍压),无需电感元件。
- 关键特性:
- 结构简单,外围元件少,成本低,但输出电流较小(通常≤500mA);
- 突出优势:纹波极低,对噪声敏感的音频电路(如耳机放大器、麦克风电路)更适配。
二、选型核心要素与外围元件搭配
1. 芯片选型三大关键指标
- 输入电压覆盖范围:需匹配供电电池的电压波动(如锂电池 3.7V 标称电压,放电范围 2.7-4.2V);
- 输出功率与电流:根据负载需求选择(如蓝牙音箱功放需 10W 输出,对应芯片需支持≥2.5A@5V);
- 效率:优先选择高效率型号(≥90%),可减少散热压力,延长电池续航。
2. 外围元件选型规范
- 电感:饱和电流需为最大输出电流的 1.5 倍以上(如最大输出 2A,选≥3A 饱和电流的电感),避免饱和导致效率下降;
- 二极管:采用肖特基二极管(如 SS34),利用其快速恢复特性降低反向损耗;
- 电容:
- 输入 / 输出端采用 “陶瓷电容 + 电解电容” 并联(如 10μF 陶瓷电容 + 100μF 电解电容),兼顾高频滤波(陶瓷电容)和低频储能(电解电容);
- 对纹波敏感场景(如音频前级),需额外增加 LC 滤波电路(如 10μH 电感 + 100μF 电容)。
三、PCB 设计注意事项
1. 布局优化原则
- 功率回路最小化:电感、MOS 管、二极管需紧密布局,缩短大电流路径(如 SW 引脚到电感的布线长度≤5mm),减少寄生电阻和干扰;
- 地平面分割:模拟地(音频信号回路)与功率地(电源大电流回路)需单点连接(如通过 0 欧电阻或磁珠),避免功率噪声窜入模拟电路;
- 散热强化:
- 功率元件(MOS 管、电感)下方铺大面积铜皮,增加散热面积;
- 高功率场景优先选择带散热片的封装(如 ESOP16、QFN32)。
2. 布线关键技巧
- 滤波电容贴近引脚:
- 输入电容(10-1000μF)靠近芯片 VIN 引脚,抑制输入纹波;
- 输出电容(22-1000μF 低 ESR 型号)靠近负载端,减少高频噪声耦合;
- 反馈回路抗干扰:反馈电阻(用于电压调节)的布线需最短且远离功率路径,避免引入噪声导致输出电压波动;
- EMI 抑制措施:
- 选择支持扩展频谱频率调制(SSFM)或 Silent Switcher 架构的芯片,降低开关噪声;
- 开关节点(SW 引脚)布线加粗(≥20mil),避免过长(≤10mm),减少辐射干扰。
总结
电感式升压适合大功率、宽调节场景,电容式升压适合小电流、低噪声场景。选型时需匹配负载功率与电压需求,同时关注外围元件参数和 PCB 布局的抗干扰设计 —— 尤其在音频设备中,合理的升压方案可减少电源噪声对音质的影响,提升产品体验,佰泰盛世专注于芯片领域12年,提供从售前选型-电路检查到生产协助一条龙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