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/ News
- PT8M2103 触控 I/O 型 8-Bit MCU
- HTA3612 免电感滤波2×15W AB/D类音频功放
- RY1303 3 Channel 5.5V 2A 1.2MHz DC/DC Step down PMU
- RY1228AD10 2CH PMU with Dual Buck
- RY1541AQ20 5CH PMU with HV&LV Buck, LD
- RY1302 2 Channel 5.5V 1.5A 1.5MHz DC-DC Step down PMU
- HTR7216(S) 带自动呼吸功能的18x12阵列LED 驱
- HTN5157 VIN 45V异步PWM升压/SPEIC/反激式控制器
- HTN865B 36V, 20A高效异步升压转换器
- HTA8111 18W内置升压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
- HTA8127 内置升压的77W单体声D类音频功放
- HT517 3.2W高性能数字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
- HTN872A 20V, 20A全集成同步升压转换器
- HTA8128 内置升压的60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
技术资讯
音频场景 ADC/DAC 选型指南:分类、差异、场景及高保真核心卖点
来 源: 时 间:2025-07-23
在音频设备中,ADC(模数转换器)和 DAC(数模转换器)是决定 “听感” 的核心器件 ——ADC 负责将麦克风、乐器的模拟声音转为数字信号(如录音),DAC 则将数字音频(如无损音乐)还原为模拟信号(驱动耳机 / 音箱)。选对芯片,才能让音频 “干净无噪、细节饱满”;选错则可能出现底噪、失真,毁掉整个听感体验。
一、音频场景 ADC/DAC 的核心分类:按架构选 “天赋”
ADC 和 DAC 的架构直接决定其 “音频基因”,不同架构在分辨率、噪声、速度上的差异,使其适配不同音频场景。
(一)ADC 芯片:捕捉声音的 “麦克风搭档”
音频 ADC 的核心是 “精准捕捉微弱声音细节”,主流架构有 3 类:
架构类型 | 核心原理 | 音频场景适配性 | 代表型号 |
---|---|---|---|
Σ-Δ 型 ADC | 过采样 + 噪声整形,将噪声推到高频(人耳不可闻),等效实现高分辨率 | 高保真首选:分辨率 16-24 位,SNR≥110dB,适合捕捉乐器泛音、人声气声 | Cirrus Logic CS5381(24 位 / 192kHz,SNR=120dB) |
逐次逼近型(SAR ADC) | 逐位比较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,16 位需 16 次比较 | 消费级主流:分辨率 8-16 位,SNR 80-100dB,平衡成本与性能 | 禾润 HT91808(16 位 / 48kHz,带麦克风增益调节) |
流水线型 ADC | 多级并行处理,速度快但噪声较高 | 极少用于纯音频:适合高频信号(如射频),音频场景因噪声高(SNR≤80dB)几乎不用 | ADI AD9230(12 位 / 1GSPS,多用于通信) |
(二)DAC 芯片:还原声音的 “功放前级”
音频 DAC 的核心是 “无损还原数字信号”,主流架构有 4 类:
架构类型 | 核心原理 | 音频场景适配性 | 代表型号 |
---|---|---|---|
Σ-Δ 型 DAC | 过采样 + 噪声整形,高分辨率低噪声 | 高端音频首选:24 位 / 192kHz,THD+N≤-110dB,还原乐器泛音无失真 | TI PCM1794A(24 位 / 192kHz,THD+N=-120dB) |
R-2R 梯形网络 DAC | 电阻分压实现转换,结构简单成本低 | 消费级入门:8-16 位,SNR 80-100dB,适合低成本设备 | TI PCM5102A(16 位 / 48kHz,内置耳机放大) |
加权电流型 DAC | 电流源加权输出,速度快但线性度一般 | 中高端过渡:10-18 位,适合车载音频(需抗干扰) | ADI AD5541(16 位 / 1MSPS,车规级) |
PWM 型 DAC | 脉冲宽度调制 + 滤波,结构极简 | 低端场景:≤12 位,失真高,仅用于 LED 调光等非音频核心场景 | 无主流音频型号(多用于玩具、简易设备) |
二、音频场景核心差异:参数决定 “听感上限”
音频芯片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听感上,核心参数的对比直接决定设备定位:
核心参数 | 消费级(如蓝牙音箱) | 高端消费级(如 Hi-Fi 耳机) | 专业级(如录音棚设备) |
---|---|---|---|
分辨率 | 16 位(动态范围 98dB) | 24 位(动态范围 144dB) | 32 位(动态范围 185dB,冗余度高) |
采样率 | 44.1kHz(CD 标准) | 96kHz/192kHz(Hi-Res,保留高频泛音) | 192kHz/384kHz(母带处理,无信息丢失) |
信噪比(SNR) | ≥90dB(无明显底噪) | ≥110dB(底噪接近 “听不见”) | ≥120dB(录音无噪声污染) |
总谐波失真(THD+N) | ≤-80dB(0.01%,日常听音无明显失真) | ≤-100dB(0.001%,乐器泛音还原清晰) | ≤-110dB(0.0003%,母带级无损) |
接口 | I2S(简单同步,适合小带宽) | I2S/USB(支持高分辨率音频传输) | TDM/SPDIF(多通道 / 高保真传输) |
三、分场景选型:从 “听个响” 到 “高保真” 的精准匹配
不同音频设备的核心需求差异显著,选型需紧扣场景定位:
1. 消费级场景(蓝牙音箱、入门耳机、智能音箱)
- 核心需求:低成本、低功耗,满足 “清晰听音” 即可,预算优先。
- ADC 选型:16 位 SAR ADC,集成麦克风放大(省外围电路),如 HT HT91808(16 位 / 48kHz,支持语音唤醒,适合智能音箱语音采集)。
- DAC 选型:16 位 R-2R DAC,集成耳机放大(无需额外功放),如 HT HT5010(16 位 / 48kHz,32mW 输出,直接驱动入门耳机)。
- 听感亮点:无明显底噪,人声清晰,适合流行音乐、日常通话。
2. 高端消费级场景(Hi-Fi 耳机、无损播放器、家用音响)
- 核心需求:高分辨率、低失真,突出 “细节还原”,追求 “现场感”。
- ADC 选型:24 位 Σ-Δ ADC,差分输入(抗干扰),如 ADI AD7685(24 位 / 125kHz,SNR=114dB,捕捉小提琴泛音无压力)。
- DAC 选型:24 位 Σ-Δ DAC,支持 DSD 格式(无损解码),如 ESS 9023(24 位 / 192kHz,THD+N=-112dB,还原无损音乐的 “空气感”)。
- 听感亮点:乐器泛音清晰(如钢琴的余韵)、人声气声可闻(如歌手的呼吸细节),大动态场景(交响乐)层次分明。
3. 专业级场景(录音棚声卡、广播设备、母带处理)
- 核心需求:极致性能,零失真、零噪声,确保 “信号无损传输”。
- ADC 选型:32 位 Σ-Δ ADC,多通道差分输入(抗干扰),如 ADI AD7768(32 位 / 256kHz,THD+N=-120dB,多轨录音无串扰)。
- DAC 选型:32 位 Σ-Δ DAC,支持 8 通道输出(多声道同步),如 ESS 9038PRO(32 位 / 384kHz,SNR=140dB,母带级还原)。
- 听感亮点:录音 / 回放与现场 “无差别”,适合专业制作、广播级传输。
四、音频场景核心卖点:用户真正关心的 “听感体验”
选对 ADC/DAC 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听感,核心卖点需直击用户痛点:
- “零底噪” 体验:Σ-Δ 型芯片通过 110dB+ SNR,将噪声压到人耳不可闻(相当于安静房间的背景噪声),深夜听轻音乐也无 “沙沙声”。
- 细节 “不丢失”:24 位分辨率 + 192kHz 采样率,捕捉小提琴高频泛音(10kHz 以上)、人声气声(微伏级信号),让音乐更有 “临场感”。
- 大动态 “不翻车”:120dB + 动态范围,同时还原交响乐中的弱音(小提琴)与强音(鼓点),避免强音失真、弱音被掩盖。
- 多场景 “适配稳”:车规级芯片(如 ADI AD7768)支持 - 40~125℃宽温,抗发动机电磁干扰,车载音响颠簸中仍清晰;家用芯片(如 CS4398)低功耗设计,无损播放器续航提升 30%。
总结:音频 ADC/DAC 选型 3 步走
- 定场景:消费级选 16 位 SAR ADC+R-2R DAC,高端 / 专业级认准 Σ-Δ 型;
- 卡参数:分辨率≥16 位(消费级)/24 位(高端),SNR≥90dB(消费级)/110dB(高端),THD+N≤-80dB(消费级)/-100dB(高端);
- 看适配:消费级优先集成功能(如耳机放大),高端 / 专业级关注接口(USB/TDM)和抗干扰(差分输入 / 输出)。
选对 ADC/DAC,才能让每一段音频都 “原汁原味”—— 从蓝牙音箱的清晰通话,到 Hi-Fi 耳机的细节还原,再到录音棚的专业制作,芯片的性能始终是 “听感体验” 的核心保障。
上一篇:解码声音与信号的 “魔术师”:数模转换芯片(DAC)的分类、应用与音频场景选型指南
下一篇:单片机芯片怎么选?从参数到场景,一文读懂选型秘籍!